提出創建中國一流電石企業是在半年前,有人質疑,有人嘲笑,對于電石分廠而言,確實是給自己定下了一個高難度的目標。彼時,電石分廠的基礎生產、設備管理、環境衛生等問題層出不窮。一流電石企業是什么樣的?它一定不是現在這個樣子的!就是抱著這樣的態度和決心,電石分廠在變革和改善中不斷突破,截止5月24日,已累計完成電石產量17.74萬噸,日均產量1230噸以上,生產裝置運行穩定,產量不斷攀升,各項單耗均呈下降趨勢,廠區綠化建設、廢物利用、技術改造、粉塵治理等工作有序推進。這些成績的取得,是電石分廠管理提升的集中體現,是全體員工戮力同心的豐碩成果。這里,我們選擇有代表性的一線員工、班組長、工段長、管理層人員,結合自身的經驗和做法,提煉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針對實踐中的問題反思,提出各自的解決方案。下面,是干貨分享,是未來可期,一幅轉型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美麗畫卷正徐徐鋪開。(孫媛)
堅定信念 挑戰自我 蛻變革新
——電石分廠廠長 高鵬
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好!非常榮幸公司領導給我這個機會,讓我向各位同事匯報下半年來我在電石分廠生產管理中的一些體會,我匯報的題目是“堅定信念 挑戰自我 蛻變革新”。將這半年多來我和電石分廠走過的路程和感悟與大家分享。
這半年來公司整體變化巨大,電石分廠也一樣,受到各類人員的表揚,說改觀比較大,如廠容廠貌、員工精氣神、生產管理水平、設備治理、班組管理建設等均有所進步,是什么讓我們發生了改變、改變過程又有哪些值得講一講的呢?
觀念和行動在轉變路上的掙扎
慣性思維或者工作方式的改變不是一蹴而成的,每個組織在前進路上變革都是會出現陣痛的,就比方說管理思路由原來的修修補補得過且過,到打造一流電石企業,這個轉變過程中所有人都會出現變化:如一線員工認為我的工作量由于CTPM或者6S、綠色工廠的開展工作量持續攀升,我記得在去年的12月分廠響應綠色工廠建設,要求分廠學習班強制改為全天,雖然通過溝通鼓動堅持了兩輪,但是后續還是無法維系,我認識到壓力需要緩慢提高而不能一蹴而就;班組長及工段長中由于分廠執行爐長三月連續考評并末位淘汰,去年連續調整多名出爐班長及電石爐二樓班長等,很多人也給我提過認為分廠管理缺少人性化,內部不同聲音較大;班子成員相互不能認可對方在管理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考核激勵不同導致出現不和諧聲音。
我認真反思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本緣由是什么,我能不能面對并解決?怎么解決?其實這個過程中我也有很大的掙扎但我相信可以改變我的固有思維或者說有勇氣超越過去。總結梳理有以下不足:
1、慣性思維嚴重,工作大量依靠經驗,能力不足;
2、危機意識不強,得過且過思想濃厚;
3、員工責任心弱,管理者不作為居多;
4、要求標準低下,現場各種浪費現象較多;
5、管理簡單粗放,整體對立情緒較濃;
6、電氣、設備管理薄弱。
但是分廠還有優勢如:
1、整體員工平均年齡年輕,有追求;
2、獎金制度靈活,激勵辦法較多;
3、有不服輸的勁頭,有知恥而后勇的勇氣;
4、有科學的管理思路,有公司領導大力支持;
5、周邊有大量同類先進企業可進行對標。
6、有好的管理工具如“6S”“CTPM”“六力班組建設”等。
員工習慣被告知做這個,做那個,用這個工具,用哪個方法,所以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強,分廠出臺小改小革獎、首創制度,就是想慢慢培養基層及員工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家積極主動尋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思路得到拓展,這個在CTPM亮點改善及提案中大家應該能有所發現。各工段、班組改善型氛圍已經形成。
換個樂觀心態去考慮,去處理問題
關于這個我想用一個故事闡明下:古代有一個秀才進京趕考,在京中準備時做了一個夢,秀才感到這三個夢頗有深意,就找算命先生解夢。算命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趁早回家吧。你想,在高墻上種白菜不是白費勁嗎?帶了斗笠打著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與情人擦肩而過,失之交臂不是沒緣分嗎?
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回鄉。店老板非常奇怪,問:“你明天就要考試了,今天怎末就回鄉?”
秀才把事情從頭到尾地給店老板說了一遍,店老板樂了:呦!
我也會解夢。你想想高墻上種白菜不是高種(高中)嗎?帶了斗笠打著雨傘不是有備無患嗎?與情人擦肩而過,失之交臂不是一轉身就能和她相遇嗎?
秀才一聽,覺得很有道理,于是精神振作,信心十足,情緒高漲,在考場上更是文思泉涌,最后果然金榜題名。
在遇到生活中很多事情達不到自己的理想目標要求的時候,有些人總是很懊惱,糾結,有的自怨自艾,還有地想一下子就能成功。但這反而不能解決問題,還會讓你過得很累,會感覺自己做一切都不順利,感覺自己怎么那么倒霉,甚至有些人還會覺得上天不公平。
同樣的問題,但你要換個樂觀心態去考慮,去處理問題,結果卻截然相反。會讓你有個愉快的心情,心情愉悅,做什么事情都順,看什么東西都順眼,會結交朋友貴人,離成功就更近了一步。我們要生存,要發展,不能因循守舊,固步自封,一成不變,要尋求變通,機變為用,才能贏定未來。
管理機制的思考和實踐
管理不一定是黑臉包公,關心和表揚員工,通過一年的弘揚正能量發現分廠美,我深刻地認識到表揚的語言是有魔力的,他會極大提高員工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基層矛盾減少,落實效率提高。我認為不在生產現場流過汗水,哪能學到什么經營管理學,成就偉大事業的智慧只能從經驗的積累中才能獲得,只有親身參與的體驗才是最寶貴的財富。對于在生產中表現突出的人員,必須旗幟鮮明地給予表揚及物質激勵。比如分廠開展的“弘揚正能量、發現分廠美”活動,目的就是讓有擔當、有突出表現的人員以點帶面點燃分廠生產熱情。分廠推選什么樣的榜樣英雄,他們身上散發著什么樣的光輝品質,往往代表著分廠的價值取向,引導員工應該以什么樣的人、什么樣的行為為榜樣。
但在管理人員中我發現必須要給壓力,只有不斷給壓力大家才能不斷進步,從而收獲個人成長及工作快樂。
生產中經常會遇到比較棘手的問題,如“炭材烘干爐原煤替代蘭炭”“炭材烘干氮氧化物實測超標”等問題,技術小組在科學的基礎少逐個解決遇到的問題,有六成把握就迅速推動,當然要做好失敗的預案,所以敢于嘗試是管理改善和降本增效的根本保證。但是這需要大膽放權,鼓勵解決,兜底保護。
自上而下 活力的釋放 心動產生的行動
我也經常反問自己“員工跟著你干,想得到什么?是物質上的需求。想學什么?是成長上的需求。前景是什么?那就是精神上的需求”。通俗講就是提供的薪酬是否滿足生活需求;二是公司提供的職位是否滿足個人職業規劃;三是從事的勞動是否滿足個人成長需求。四是個人是否得到集體或領導的賞識,滿足精神上的需要。知道了員工的需求就會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將被動變為主動
人是自私自利的,都會從自己角度考慮問題。第二信息是不對稱的,管理者永遠不可能完全知道每一位被管理者心中所想。怎么解決差異化,與人性相適應的分配機制。舉個例子行車起鍋夾子,推行困難,自上而下否定的聲音,我就在思考為什么,我在代入具體執行人行車工的思維:是的這個要求對我來說提高了,工作強度也高,雖然降低了安全風險,但是我為什么做呢?發現問題我下了一個管理辦法關于鼓勵使用起鍋夾子的辦法,第一個主動學習成功并通過考核的第一名1000元;第二名800元;第三名500元,以后可完全使用工資整體漲300元;一周后在例會中工段提出有行車工學會并申請考試,我聽了非常開心,畢竟萬事開頭難,后來還發生因為工具采購慢行車工找我的事情。所以遇到管理類的事必須多維度思考,制定為他們考慮的制度或辦法進而解決問題。
追求不斷地優化 三天一小變 一月一大變
管理在現場,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不斷對現場不合理點逐個分析并解決,這也是近半年來電石分廠現場不斷改變的根本所在,為此分廠制定了《首創制度》對現場不合理現象予以解決,針對會議冗長分廠逐步取消了上午會議,壓縮下午會議時間,原則會議時間在17時生產會議完畢,讓各級管理人員提前準備,如有問題組織專業人員分小組討論,提高效率。
企業不創新就是等死,過度創新就是找死,尤其自身條件并不強壯時候,我追求的是不斷地小幅度改變,采取小步快跑,逐步提速,讓基層及管理人員逐步適應。在這里也需要說明下,對于風險小的改造我的支持力度和推動是不予余力的,但是出現高風險或者棘手問題必須反復論證,把事情弄好,如荒氣煙道問題,土辦法也許三四十萬但是涉及一氧化碳劇毒、易爆必須小心求證,安全保障工作做好。因為我能可付出百分之一千的代價,出不起千分之一的安全事故,這種事故出事對個人意味著生命,對企業來說意味著毀滅。
說到這有些人問你怎么推動并改善的呢?電石分廠的人應該知道基本上每天我在現場轉的過程中必會發現很多問題,我會直接在微信群內@某個人,有時候提供思路有時候只是提供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我會詢問過程并且需要的支持,直到解決,按照以往好多人給我的答復就是原來就......,這樣的回答在現在的分廠是消失的,因為被打擊,不解決問題你的存在的意義就缺失。
慢慢地干著干著一個一個問題得到解決,所以各級人員開始相信,因為相信,所以簡單,照著目標做就好了;因為相信,所以真干,全員自我革新,比方說向著一流電石企業邁進大家相信我們是在向著這個方向前進,所以全員變革就出現了,隨手丟棄垃圾的少了,檢修、改善過程中用心了,技改標準提高了,現場美化了。
打通管理層級、找出向奮斗同志
分廠在去年試行星級中控后,我認為職工工作熱情還是調動明顯,今年分廠全面推行全員星級崗位,將這個和工資獎金掛鉤;有人也說過會不會是另外一種權利尋租呢?我就講一個人可以裝一時但是不會裝一年,如果一年都表現優異為什么咱不給別人平臺呢?我們的公示、我們的能上能下這些保證了我們能找出想為了一流電石企業或者想提升自己的同志。執行或者表現優異的就是認可分廠管理思路和方式的,在班組長選拔任用中我們就優先選擇,最終引導實現“目標共有 全員參與”。
大家如果仔細回想我認為電石分廠變化出現根本原因:
1、尊重(發現別人的特長并善于運用);
2、引導;
3、溝通;
4、激勵;
5、危機意識;
6、培訓;
7、變化中的希望;
8、激情;
9、優化。
下一步的規劃
電石分廠短期目標已經確定,管理提升2.0版目標:管理提升3.0版目標。我心目中電石分廠的明天有以下幾個特征:
1.電石分廠不斷改善將成為文化,求變的腳步不會止步。
2.能耗成為行業第一梯隊。
3.利用公司減員不減薪的制度,實現員工收入的共同提高,工作強度逐步降低。
4.廠區集控運行,杜絕多點式控制,高效管理。
5.人才上升通道持續開通,優秀人員不斷涌現。
6.初步實現供暖自給自足,逐步向外提供熱水服務。
7.粉末實現全封閉運行管理,生產過程不見塵。
8.電石分廠人效不斷提高,借著智能化、可視化帶來的管理思路調整,避免無效人力輸出。
確定并譜寫新篇章是個夢想,夢想很難實現,但它可以指引我們前行,電石分廠想成為一流電石企業,只靠一兩個人是不行的,需要整個團隊都有這個夢想,只有這樣電石分廠才能長久地走下去。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最后借用一句古語來結束我的發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span>一個欣欣向榮的企業之所以讓人敬佩,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難和風險面前都從來不放棄、不退縮、不止步,百折不撓為自己的前途命運而奮斗。